乡村振兴中职学历教育 正在招生
上开大,学知识,得文凭。

永远跟党走 人人终身学习 创建学习型城市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社区课堂奏鸣曲

发布:党办、组宣部阅读:6098日期:2011年07月21日

(来源:秦皇岛日报)

第一乐章  热

“课上到哪儿,我们就追到哪儿”

  “我是开发区的。”“我是先盛里的。”“我从燕山小区倒了两回公交车过来的。”“养身养心,又能认识许多朋友,大家都特别愿意来。”……

  7月5日,海港区河涧里社区的居民活动中心里,许多从不同社区赶来的老年人争着讲述自己的感受。让老人们如此热衷的是海港区教育局社区教育管理中心在社区开设的各类免费培训课程。

  自1998年成立,社区教育管理中心从最初的几名教师、几个社区逐步推开社区教育课程,如今教师队伍壮大到50多人,授课范围也遍及海港区10个办事处和3个镇所辖的24个社区、村庄,开设了声乐、舞蹈、英语、剪纸、电子琴等10余个专业,每年培训学员千余人。

  “今天咱们学在4个圆形里面剪出图案……”年轻的老师齐兵像哄小孩一样耐心地在黑板上画着图形,给老人们讲怎么剪出复杂的图案,坐在下面的学员们则认真地听着,描画着。“刚学的时候是描现成的样子,一点点剪,现在我们技术都高啦,能自己设计图案了。”73岁的武玉霞从2008年开始就来学习剪纸,一直坚持到现在。76岁的孙永珍住在服务北里,每次都坐14路公交车过来,老伴怕她一个人路上不安全,就陪着她一起来听课。打开老人们带来的文件夹,鸳鸯双喜、梅报春早、年年有余……一张张精美的大红剪纸作品都被附在白纸上装进塑料袋精心保存,“没事儿时拿出来看看,可有成就感了。现在眼睛看不太清了,那也愿意过来听听课,学学新样子。”

  学习剪纸还让这些本来互不相识的老年人成了朋友,找到了快乐,忘掉了烦恼。60岁的杨淑琴住在燕山小区,几年前刚退休时倍感失落,情绪低沉,听说有这样的社区学习班,杨淑琴就一下报了两个:一个剪纸班,一个中国结班。虽然课程安排在不同的社区,杨淑琴却乐此不疲。此外她还参加了许多其他的社区活动,“这下子心情马上就变了,感觉自己年轻了,我现在比上班还忙呢。”

第二乐章  抢

“高低得把老师抢过来”

  随着社区教育课程逐渐推开,越来越多的社区争着申请让这种免费的、开在家门口的课堂走进自己的社区,于是,“抢老师”的有趣一幕时常上演。

  “我的课比较多,有时还得忙中心组织的各种活动,很多社区都想让我去教课,后来我们中心就定了个条件--有琴、有场地,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红卫里社区干部特别重视这个工作,他们当时借了架琴,然后找到我们说:‘我们有人有琴有地方,赶紧让老师来吧。’就这样把我给‘抢’去的。”说这话的高振武是社区教育课堂里唯一的男老师,教声乐。

  2006年,高振武从中学校园走进社区课堂。回顾5年来的社区教育经历,他没有说辛劳,没有说疲惫,却始终在说感动--老人们拿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准备好水等他来上课;冬天比较冷,老人们把唯一的电暖风对着他说:“我们穿得厚,你们年轻人穿得少,别冻坏了”;社区借来的电子琴被收回后,老人们不忍心看他总是扯着嗓子当乐器伴奏,就你10块我20地凑了近千元买琴,他也自掏腰包凑了一份,从乐器行的朋友那里用进价买了琴,剩余的钱交给“班长”阿姨留着给大家印曲谱。

  “老人们给我们的感动太多了。今年我们组织剪纸比赛的时候,燕山街道辖区一个阿姨的老伴儿去世了。他们老两口感情特别好,平时一起学剪纸。我们原以为阿姨肯定不会参赛了,没想到阿姨还是来了,而且说是来圆老伴儿最后的心愿。当时我们的感动真的是无法言表,感觉我们设的那些奖对这样一份信任和喜爱来说都太薄了。”高振武说,当初来社教中心时的想法很简单,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年轻人有责任为公益贡献一份力量,何况还可以与自己喜爱的专业相结合,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他越来越热爱这个岗位,喜欢那些认真的学员们。“我们中心的教职工们相处也特别融洽,我觉得我们这个事业特别阳光。有人问我还会不会调走,我说我要把 ‘牢底’坐穿,不走了!”高振武爽朗的笑声里,真的听得出阳光的味道。

第三乐章  乐

“我得哄得他们开开心心”

  “来来来,咱给新学员露两手,弹俩曲子大伙儿乐和乐和!”一走进红旗里社区活动室,就听见社区居民王方起正张罗电子琴班的老学员合奏《党啊,亲爱的妈妈》和《荷塘月色》,几十名新加入的居民热情地给他们鼓掌叫好。谁能想到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在学琴前都对音乐一窍不通呢?

  “刚学的时候没把我们折腾死,手指头不分瓣。”老人们平均年龄73岁,对于他们来说学弹琴并非易事。可是3年过去了,这些老学员已经当起了新学员的老师,还能自己写歌、配和弦。老人们说:“这得归功于咱的老师李晶晶。”

  74岁的张云峰几年前患了脑血栓,当时他学电子琴已经1年多,生病后手指疼痛发抖,连拿筷子都费劲,更别说弹琴了。老人为此萌生退意,李晶晶几次劝说才让他坚持下来。“你看这手,不疼也不抖了,弹琴好着呢。”精神头十足的张云峰说,弹琴锻炼大脑和手指,对他的身体恢复也有帮助。

  让老人们赞不绝口的李晶晶性格开朗,无论谁跟她接触,不出5分钟就会被她的幽默感染。“这老师当得真没的说,哄着我们逗着我们乐,愣是把我们这些没有一点儿基础的老头老太太给教会了。”“你们对我也好啊,儿童节还给我拿糖呢。”这样幽默的对话常常在师生之间发生,几年里,学员们都和李晶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李晶晶说,她以前在小学任教,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现在在4个社区教电子琴,给她的感受与以往截然不同。“我真没想到这些老年人能学会弹琴,他们的勤奋、认真和毅力让我特别感动。年龄最大的学员是82岁的童新六大爷,他有音乐基础,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他连夜在乐谱上标注好指法,又自费印出来发给大家。现在这些老学员都‘成精’了,还总指点我呢,教他们逼着我也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社区教育也给社区的氛围带来了极大改变。王方起说,以前大家很少来往,社区氛围比较沉闷,是培训班拉近了居民的心。大家一起排节目、搞活动,别提多欢乐了。“现在谁家有事大伙儿都帮把手,居民的文明修养和身体素质提高了,社区环境也越来越和谐了。”

第四乐章  盼

“让社区教育全面铺开”

  “我们的老师们越来越把工作当成一个事业来做,社区教育做好了,对一个城市的积极意义其实特别大。” 社区教育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满足居民们的要求,很多老师自费外出拜师培训,学了其他特长再回来开设新课程。深受大妈们喜爱的齐兵原本是英语教师,喜爱剪纸的她自费学习,刻苦钻研,又开了剪纸课,还在今年庆祝建党90周年的活动中展示了4幅一人高的剪纸伟人像。“社区教育让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直接提升市民素养,更可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满怀热情的社教老师们对未来有着很多期待,尤其是前一阵赴上海、杭州考察学习之后,当地几千平方米的社区教育培训基地、科学系统的运作模式和涵盖广泛的教学科目让他们大开眼界。

  “我们的热情非常高,想给居民提供更多课程,覆盖面更广一些。希望这项事业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多方协力把社区教育做得更红火。居民们这么喜爱上课,上级领导又特别重视这项工作,我们说啥也得把这个事做好。”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查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