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职学历教育 正在招生
上开大,学知识,得文凭。

永远跟党走 人人终身学习 创建学习型城市

研究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教育 > 研究探索

加强公众讲座建设 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发布:资源中心阅读:11910日期:2013年04月06日

  公众讲座是一种面向广泛民众,利用报告、视频、音频或电子、纸质媒体连载方式传播知识、信息的教学形式。公众讲座与大学讲座、商业论坛比较,具有开放性、普及性、公益性特征。近几年,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市民素质为主旨的“知识普及型”公众讲座和以传播先进文化思想、倡导现代文明理念为主旨的“思想启发型”公众讲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经逐步成为广大市民学习知识、快乐工作的新方式,成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平台。如今,研究如何提高公众讲座的市民参与率,扩大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增加公众讲座的大众认可度,已经成为公众讲座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

一、提高公众讲座市民参与率,引导现代生活理念

  人为了适应社会,为了“生存”,需要不断学习。而这种学习不应只是简单地认识世界、接受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的“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得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系统——学会生存”。因此,“让学习成为一种风尚”、“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应该成为市民现代生活的一个理念。公众讲座作为一种社区文化活动,对引导市民现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公众讲座同时作为一种社区教育活动,其教育功能和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公众讲座市民参与率是指讲座组织方设计公众总数与市民实际参加讲座活动人数两者的关系,参与率愈高代表公众讲座所产生的影响愈大。公众讲座如果没有市民的积极参与那它的意义就将大打折扣。提高公众讲座市民参与率,首先是搞好公众讲座策划,其次是选好公众讲座形式,第三是定好公众讲座内容。

  搞好公众讲座策划,这是提高公众讲座市民参与率的前提。公众讲座策划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并非高深莫测,策划其实就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确定讲座主题和主讲人,另一个是确定讲座时间和参加对象。公众讲座主题应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并受市民热切关注,主讲人要在相关领域有知名度,讲座时间一般控制在两小时左右。只要把这两个方面很好地有机结合,同时利用新闻媒体、社区公共网站、小区公告栏,做好讲座主题和主讲人的宣传,利用社区教育网络组织,做好讲座参加对象的邀请并通知到位,就能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公众讲座。

  选好公众讲座形式,这是提高公众讲座市民参与率的保证。公众讲座不必拘泥于形式,重点是突出地方化、群众性,既可以由讲座内容来定形式,也可以事先征求市民意见选定形式。如今,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断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般家庭基本都可以“上网”,因此,公众讲座形式除了利用公共礼堂、影视剧场选用传统的报告会、广播会等形式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举办“网上讲座”,让市民在自己家中通过视频听讲座。讲座还应巧妙引入“方言”贴近公众,多加使用“PPT”.调动公众,精心安排“互动”留住公众,以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公众讲座。

  定好公众讲座内容,这是提高公众讲座市民参与率的核心。公众讲座的内容包罗万象,如何确定主要是体现大众化与时代性,市民参与公众讲座与其说在乎其形式,还不如说更热衷于讲座的内容。市民愿意去听讲座,是希望愉悦自己的情感,期望通过讲座有所收获,盼望分享主讲人的知识。公众讲座不讲究豪华场景,也不是一个社交礼仪,而是主讲人与公众思想火花的碰撞、理念情感的交流;专家、学者的思想不是一份教案,理念也没有一个程式,而是能引起公众共鸣的“话题”。听众离席说明讲座的内容无趣,听众木然说明讲座的内容无聊;听众记录说明讲座的内容吸引人,听众陶醉说明讲座的内容有价值。

二、扩大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满足市民学习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尽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社区居民对知识、技能、文化等的需求日趋强烈。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是指讲座组织方在全社会用一种为公众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公众讲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现代生活等众多领域,可用其拥有的社会影响力引导市民的生活、工作方式,同时满足市民面广量大的学习需求。扩大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既要重视公众讲座的生命力,又要注重公众讲座的知名度,还要关注公众讲座的信息量。

  以公众讲座旺盛的生命力,赢得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没有生命力的公众讲座谈不上什么社会影响力,而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讲座一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调公众讲座生命力不是唱高调,也不是说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公众讲座只有坚持正确导向和贴近生活的原则,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举办公众讲座首先必须方向正确、主题健康,崇尚科学、宣扬真理;举办公众讲座其次还要从实际出发,贴近现实世界中现实公众的现实生活,切忌夸夸其谈、坐而论道,为讲座而组织讲座。

  以公众讲座响亮的知名度,扩大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没有知名度的公众讲座难以有什么社会影响力,而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讲座必定有响亮的知名度。讲座有主讲人和听众两个方面组成,讲座的“名气”如何打造,其实就是突出讲座的时效性和可听性。公众讲座听众基础不一、层次有别、兴趣各异,举办公众讲座,要择时而行,让讲座的主题内容更加契合时令环境和氛围;讲座主讲人还要运用语言技巧,通过展示多滋多味的演讲才华,运用多姿多态的体态语言,把较为枯燥的书本语言、深奥的专业术语和呆板的理论表述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群众口语、地方俚语,实现讲座语言通俗化。

  以公众讲座丰富的信息量,巩固公众讲座社会影响力。没有信息量的公众讲座很难有什么社会影响力,而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讲座肯定有丰富的信息量。公众讲座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知识需求的市民,举办公众讲座的目的就是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公众讲座必须避免单调乏味、空洞无趣,在学术性论坛传播大众文化、在普及型讲座传授大众知识、在趣味性报告传送大众文明,以涉及面广、信息丰富的公众讲座,影响和引领市民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增加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品牌是存在于公众头脑中的记忆、印象和痕迹,品牌也是一种时尚、一个承诺;教育品牌可以是一种文化象征、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精神联系。基于教育品牌这样的普遍意义,教育品牌具有普通商品相同的属性,要得到受众——市民的认同、赞誉;教育品牌同时还具有普通商品所不同的属性,还要实现教育目标的提炼、传播和教育理念的创意、宣扬。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是指讲座组织方在一种约定成俗的认可制度下,利用非正式或正式的认可方式、行为和活动,讲座得到公众评价和鉴定的程度。因此,增加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对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既十分重要,也意义深远。增加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一要让市民喜欢公众讲座,二是让市民称道公众讲座,三应让市民追捧公众讲座。

  让市民喜欢公众讲座,这是确认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的基础。市民愿不愿意参加公众讲座,取决于市民是不是喜欢公众讲座。只有市民真正喜欢公众讲座,才谈得上市民认可公众讲座。这就要求对市民的学习需求进行广泛调研,从形式到内容、从宣传到发动、从过程到结果“对症下药”,做好公众讲座的策划,做到有公众讲座市民“不请自来”。

  让市民称道公众讲座,这是增加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的关键。组织公众讲座仅仅做到市民喜欢公众讲座还不够,这只能体现有公众讲座市民会踊跃参加;还要做到市民称道公众讲座,让市民能够主动参与公众讲座的策划和组织,并逐步成为公众讲座的主体,从“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到“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依靠身边人”,真正使公众讲座得到大众认可。

  让市民追捧公众讲座,这是稳定公众讲座大众认可度的根本。开展公众讲座和组织其他社会工作一样需要运作,要打破传统的社会工作思维定式和组织方式,运用现代媒介,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培养本土名师、设计主题和名片、营造氛围,打造公众讲座的“明星”和“品牌”,让市民通过参与公众讲座活动,记住公众讲座,回味公众讲座,追捧公众讲座。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查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