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职学历教育 正在招生
上开大,学知识,得文凭。

永远跟党走 人人终身学习 创建学习型城市

研究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教育 > 研究探索

昆山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资源中心阅读:59244日期:2013年04月06日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 昆山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也是检验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近年来,昆山市依托地方经济和文化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构建和谐幸福社区为宗旨,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经过不断研究、实验、总结、推广,形成了一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将结合昆山市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开发的有效模式,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2007年,昆山市社区教育办公室出台了《昆山市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建设暂行办法》。《办法》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主体、步骤、经费保障、实施、评价、激励措施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指出,社区教育课程开设的原则是:面向市场、面向社区、面向市民,适应社区居民发展需求,适应不同层次人群差异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课程开发建设的主体是:市社区培训学院统筹协调,各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各社区市民学校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建设的步骤是:认真调研,摸清需求—分析需求,形成规划—确定目标,编制内容—课程实施,评测效果;课程开发的经费来源是:政府财政支持、社会与企业捐赠。《办法》的出台,保证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方向明确、主体清晰、计划有序、过程规范、经费落实,充分体现了昆山市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视。

二、方向明确,“特”字为先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把教育延伸、拓展到社会基层,拓展适应社区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新的教育服务领域,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面向不同的地域、针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不同的目标,因此,课程建设开发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形成特色课程。

(一)地域特色

  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开发的依据是根据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条件。社区的文化积淀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发展目标不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也应显现出不同的特征。以当地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强调本土特点和特色,就是体现社区教育课程的地域特色。突出地域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主要反映地域历史、文化、人物、经济发展等特点。

  【案例1】反映昆山历史、人文、经济发展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

  昆山地处长江三角洲,西濒阳澄湖,南依淀山湖,河港密布。古老的吴淞江、娄江自西向东流经市境腹部,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昆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才辈出。地有“江南第一水乡”周庄;文有“百戏之祖”昆曲;人有被称为治国、治学、治家楷模的“昆山三贤”(顾炎武、归有光、朱柏庐);食有海内外美誉盛赞的阳澄湖大闸蟹。昆山市社区教育办公室、昆山市社区培训学院经过调查研究,结合昆山历史文化、经济特色,组织发动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联合开发了许多符合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有《巴城蟹道》、《巴城西缘》、《水乡古镇——锦溪》、《七十二个城隍潭》、《谈古论今话巴城》、《周市的故事》、《风水宝地淀山湖》、《走近昆曲》、《学说昆山话》、《四季张浦》、《人文张浦》、《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华夏第一镇——玉山》等等。其中《巴城蟹道》、《水乡古镇——锦溪》、《七十二个城隍潭》三门课程2009年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这些课程的实施,使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了昆山的历史、文化、名人,了解了昆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了社区居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人群特色

  从教育对象看,社区教育面向的社区全体成员是个复杂的群体,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从业状况、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要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必须以各类人员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不同的课程。

  【案例2】根据不同人群开发的社区教育课程

  根据老年人的生活、生理、兴趣爱好等特点,我们开发了《老年人走入数码世界》、《老年人饮食宝典》、《老年生活情趣》、《更年闲语》等课程;针对新婚夫妇,我们与市计生委联合开发了《新婚密语》、《避孕节育选择常识》等课程;针对青少年,我们开发了《给你一套“积木“,助你发明成功》、《将脑袋打开1毫米》、《航天英雄费俊龙》、《我做环保小卫士》等课程;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我们开发了《新昆山人生活手册》、《新张浦人素质提高教育》;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我们开发了《农民计算机培训》、《家政上岗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系列培训》等课程;针对残疾人,我们开发了《残疾人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大中专毕业生,我们开发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课程;针对社区内非监禁犯罪人员,我们开发了《社区矫正》课程。其中《老年人走入数码世界》、《新张浦人素质提高培训》、《农民计算机培训》、《社区矫正》四门课程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的实施,提高了社区不同层次成员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和技能水平,真正体现了社区教育惠及全民的特色。

(三)项目特色

  从社区教育的内容看,社区教育是覆盖面广的全方位教育,社区成员发展方向各异,学习需求不同,社会(社区)发展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智力支持,所以,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该满足社会(社区)的各项活动的需求。

  【案例3】根据专门活动开发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陆家镇素有“舞龙之乡”的美誉。

  陆家镇社区教育中心开发的《舞龙》课程,传承了舞龙的传统文化,锻炼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身心,凝聚了民族志气。《舞龙》课程也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为了提高市民素质,认真学习观博礼仪,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文明观博的氛围,我们开发了《文明观博200问》课程。为了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我们开发了《低碳在我身边》课程。

  为了宣传昆山特色价值观,我们开发了《昆山特色价值观市民读本》课程。

(四)隐性特色

  从社区教育课程存在的形态看,社区教育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社区教育的显性课程,一般由社区教育工作者根据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通过整合社区内的教育资源,与社区的教育者、学习者共同构建;社区教育隐性课程的建设,则更多的需要社区教育工作者关注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所产生的教育作用,以及社区生活、社区活动让社区居民获得的体验,进而起到影响、教育社区居民的作用。社区环境中的社区人文积淀,社区的标志性建筑,社区的广场、草坪,社区居民公约、公示栏,社区的科普宣传栏,楼道文化等,均属于社区教育隐性课程可开发的课程资源。社区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草地,社区的居民公约,社区事务的公示栏,以及社区的科普宣传、楼道环境、社区居民议事园、社区议事活动等,都是社区文化的因子,对社区的居民无时不刻不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常说的“社区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就是指社区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案例4】多彩的广场文化课程资源

  亭林公园是昆山市的中心公园。每年夏天,亭林公园门口的广场上都会有纳凉晚会,有戏曲、相声、歌舞、小品等优美、健康、积极向上的节目,吸引着无数市民,市民在感到欢乐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

  此外,柏庐广场有“终身学习周”、“市民读书节”;昆山市民广场有“啤酒节”、“文化旅游节”;昆山市图书馆有“昆山市民大讲坛”、图书展;昆山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则有各类展览和比赛。

  依据优秀的广场文化所开发的社区教育课程,发挥了不断用优秀的文化去影响人、教育人的积极作用,成为宣传“三个文明”的主要阵地。

三、思路清晰,步骤有序

  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由社区教育管理工作者、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社区居民共同来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一般有需求调查、整合资源、形成计划、发布信息、课程实施、实效评估、调整后进行下一轮动态开发等程序。如何将课程设计得更合理、更灵活、更贴近社区居民,结合自身实际,昆山社区培训学院形成了一套基本工作思路。

(一)需求调查,摸清居民学习需求

  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学习的需求调查是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建设才会有生命力,课程的学习才会是美好的。需求调查一般要对社区不同类别的人群、不同年龄的人群采用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社区议事等方式进行。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征求意见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拿出可供下一步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案例5】昆山社区培训学院关于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调查

  昆山社区培训学院每年12月份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学习需求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学习意向。2008年,针对老年居民的学习需求调查,选择了60岁以下、61—65岁、65—70岁和70岁以上年龄段的老年人分别进行了调查,各年龄段的比例分别占23%、26%、21%、30%。调查结果表明:有70%以上的老年社区居民认为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愿望,有34%的人想学保健食谱,25%的人想学旅游常识,22%的人想学家常菜烹饪。此外,占比较多的还有老年人音乐、书法、国画、老年交谊舞、理财知识、电脑数码等等。

  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使得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更容易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藉此也能得到社区居民更广泛的认同。

(二)整合资源,形成课程计划

  社区教育工作管理者要根据对社区居民的学习意向的调查以及居民议事、征求意见的结果,分析各镇社区教育中心的课程开发条件和居民学习需求的情况,整合社区教育的资源,形成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计划。

(三)发布信息,实施课程

  为了帮助社区居民及时了解社区有哪些新课程,有哪些新项目,学习的地点在哪里,时间怎样安排,学习方式又是怎样等情况,我们及时进行社区教育课程信息发布。发布的途径有社区办公室、社区教育志愿者、社区教育报以及“市民学习在线”网站等,其中“市民学习在线”是目前信息发布的主要途径。

(四)实效评估,动态开发

  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效评估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不断动态开发新的社区教育课程,使得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能根据社区与个人发展的不断需求而进行,并且始终充满时代性、发展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开发的课程有43门,其中20门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市民读本有79种,社区教育期刊31种,宣传资料127种,印发量达到977790册。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查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