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职学历教育 正在招生
上开大,学知识,得文凭。

永远跟党走 人人终身学习 创建学习型城市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栉风沐雨勇前行 不忘初心再扬帆

发布:党办、组宣阅读:74803日期:2019年12月23日

——我校刘雪梅老师参加“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演讲比赛

12月18日下午,三中大礼堂。礼堂外寒风凛冽,礼堂内暖意融融,市委教育工委举办的“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演讲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代表各学校的演讲者纷纷登场,阐述着对“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一句话”的理解和感悟,诉说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不懈追求。

13号演讲者款款登场,站定,优雅抬手指向大屏幕上精美的PPT,缓缓开口,“在习总书记众多令我们醍醐灌顶的语句中,我对这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颇有感触。”温润的话语一出,立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接着,她娓娓道来,“1977年10月19日,中南海。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会见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当希思说英国有个开放大学,有26万学生时,正为“文革”后人才奇缺问题苦恼的邓小平倍感兴趣,他说‘我们也要办一所这样的大学。’”短短的几句话道明了“一所这样的大学”的由来,让人惊讶又感叹,短短的几句话展示了一个大学教师的智慧,让人舒服又惊艳。大家记住了“一所这样的大学”是广播电视大学,记住了讲述“一所这样的大学”的是秦皇岛电大美丽端庄的刘雪梅老师。

5分钟里,雪梅老师借阐释“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深情描述着秦皇岛电大的昨天、今天和未来:

“1979年1月18日,秦皇岛市来自21个单位的328名经过全国电大统一考试录取的学员同全国42万电大生一起,聆听了华罗庚教授通过中央电视台讲授的第一节课。从此以后,邓小平亲自批准建立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正式建立。也是从这一天起,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开启了构建秦皇岛市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辉煌历程。”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于普松,秦皇岛市“金牌工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秦皇岛自来水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由于工作的需要,2017年进入秦皇岛电大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期间,将所学知识成功应用到 IC卡水表、微信售水终端的开发,解决了老百姓跑路远,缴费难等问题。陈敬天,一个人们眼中的“偏才”,在秦皇岛电大学习期间,由我指导,参加2014年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以河北省第一名的成绩冲入全国十强总决赛。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就是这样一些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们是来自基层的产业工人,是劳作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民”,是孩子的母亲、是部队官兵、是残疾人朋友……再早,他们是被文革耽误了青春的一群人,是改革开放初期享受到了“补偿教育”的一群人。市政府原副市长李学东、市政协原副主席苏斐华、河港集团原副书记柴俊、市人大原秘书长薄会文、市政协原秘书长李学贵、市司法局原局长肖吉地……他们都曾经是电大的毕业生。”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40年间,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开办本专科专业40余个,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10余万名,为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干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进入2000年,秦皇岛电大办学理念做出重大调整。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行业……在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先后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开办计算机、创新、知识产权、职业教育、专业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等培训,参加培训的专业人员达4万余人次。”

“今年,世界上最大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广播电视大学,庆祝了她40岁生日。40年,这所大学始终深耕在中国大地上,她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学习者提供教育机会。广播电视大学——亲民兜底的草根大学,是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从应对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才紧缺,到如今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秦皇岛电大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服务地方发展,实现一次次的华丽蜕变。我们披荆斩棘,始终把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我们不懈的理想和追求。”

演讲结束,大家意犹未尽。经评委严格评分,在16位参赛选手中,雪梅老师的演讲位列第七,荣获三等奖。领导们赞叹,这是大学教师的范儿,出手便不凡;听众们感叹,原来“一所这样的大学”就在身边,平凡且伟大。同事们震叹,栉风沐雨四十载,硕果累累,电大到吾辈,当不忘初心再扬帆。

雪梅老师的演讲稿取材于侯墨菊老师为秦皇岛电大宣传片创作的解说词。宣传片展示了电大人各个时期的风采,他们普通但努力。就是这样一代代电大人坚持自己的教育信仰,坚守教育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手机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查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