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身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变化

2002-4-1 10:01:41
29
最近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我认为这都是当代大学生中一些极端的和个别的行为。就事论事,每代人都有这样一些极端的事例,个别事例并不能代表这代青年的共同行为方式。
我们有些人只看到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却忽视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应该说,这一代青年人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变量给他们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最近两年多,我做了3个涉及青少年发展状况方面的项目:一个是对高中生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涉及23个省市1.2万个样本;一个是对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现状的调查研究,涉及10个省市的8000来个样本;另一个是网络文化及教育对策的调查研究。接触了大量的案例之后,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代青年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都不容乐观。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的期望值都过高,造成孩子面临较大压力,并导致青少年产生行为方面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青少年面临的环境压力比过去要大得多。这代孩子尽管在物质条件方面比过去要好,但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比过去要大得多。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今天的孩子所感受到的那种压力。社会不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问题独立地做出决定,我们的前途、事业都是由社会安排的。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多少选择的权利,当然也就谈不上竞争和压力。
但今天的孩子要面对竞争,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要独立地做出人生选择,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它把才能和机会、努力和报偿统一起来了。但是,某些做法又非常残酷,比如一次考试定终身,使得青少年时刻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是青少年柔弱的身心所不能承受的。
在对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因身体受到伤害而住院的学生达到5%,其中还不包括未住院的和精神受到伤害的,更未包括受到隐性伤害的。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孩子对伤害的感受,比如50%以上的学生在受到体罚或变相体罚后曾产生过死或以死抗争的念头。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成年人应有的重视,相反他们更关心孩子的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认为打骂孩子都是为了孩子好。
再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代孩子与以前的孩子不同,他们生活在一个大变迁的社会里。社会变迁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尤其是最近五六年,这种变化已经突出地体现为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形成了明显的代沟。我与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以前我从来没有感受到我们在沟通上有什么问题,可如今我经常会感受到代沟的存在。与此相对应的,是成人社会仍然在用一种非常传统的观念教育孩子,这必然会出现问题。教育是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可我们教育本身就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变化。
我曾经接到过一封来自山东某大学毕业生的来信,他毕业后三次就业三次失败,感到万念俱灰。他认为读了十几年的书并不能帮助自己立足社会,找到人生价值,于是沮丧得想自杀。其实如同那个伤害家人的大学生一样,现在青年人这种对社会的不适应是普遍存在的,实际上很多成年人也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的问题。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代人要互相学习,成年人应该试着去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文化。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但是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不是自觉地去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而是单方把意见强加给孩子,这种教育最终必然失败。